第(1/3)页 通往衡山大营的山间道路上。 数以万计的大军正在驰骋… 关平与朱灵并马而行,他们在最靠前的位置,而关平像是十分珍惜,这等向父亲之外的成名将军请教的机会,一路上,他与朱灵聊着什么。 因为,手下大多是步兵,关平与朱灵骑着马,倒是不用刻意加快脚步,畅聊起来的气氛也并不急促,不快不慢。 “平将军方才说,你的愿望就是做关公的先锋将军,那我问问你?你可知何为先锋将军?” 关平沉默一会儿,道。“遇山开山,遇河搭桥,找到敌人大军最薄弱的地方,而后将战报传回中军,祈求大军一击击破敌人,先锋军的存在更多是在中军未发之前,将敌军底细摸透,为大军争胜,争取条件。” “不错!”朱灵像是颇为欣赏关平这个年轻人,他感觉这关平很像他年轻的时候,浑身上下有股子拼劲儿,却又不失收敛锋芒,谦逊、儒雅,是个难得的少年将军。 只是… ——『可惜了…』 在朱灵看来… 终究是觉得这一仗,关平难免也要葬送在这儿,朱灵心头一阵唏嘘… “朱将军?” 不等朱灵从遐想中走出,关平已经再度询问道。 “那朱将军认为?何为先锋呢?” 朱灵沉吟了一下,淡漠道:“摸清敌军的底细固然重要,可若是只做到这些,那这先锋将军就显得有些平平无奇,先锋军更重要的是寻找到对手的弱点,然后趁其不备,一击必杀,重创敌军,提振三军将士的士气,如此真正的大战尚未开打,双方的士气已经截然不同!如此方能使大军至于不败之地!” 朱灵的话,还是让关平颇为受教… 他双腿夹住马肚,一边继续驱马向前,一边朝朱灵拱手。 “晚辈受教了…” 就在这时,有小校行至关平的身边,使了个眼色,关平会意急趋战马,与小校行于一侧,小校则将嘴巴凑到关平的耳边,小声说了些什么。 这一幕的出现使得朱灵有些警惕… “原来是后军跟不上…”却听到关平闷声沉吟。 古代战争,前军行的太快,后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跟上,这是很正常的事情… 而这也让朱灵的警惕霎那间烟消云散。 关平不忘朝朱灵拱手:“朱将军,我先去后军看看…” “无妨,现在距离那埋伏的山谷还有一段路程,我亦控制下我那一千部曲的速度,确保后军能跟上。” 因为朱灵的部曲是从曹军投诚过来的,故而对道路更加的熟悉,也正是因此… 整个行军,均是由朱灵的一千部曲前面领路。 “我去去就来——” 关平轻吟一声就往后军去了… 而到后军廖化处,关平正好看到,在廖化的授意下,一支二十人的队伍正从大队伍中窜出,迅速的行入一旁的丛林之中,随着树丛中一阵人影摩挲,很多这二十人的队伍就消失不见。 看到这一幕的关平,他的脸色骤变,他当即驱马而上,质问廖化。 “廖将军?伱这是作甚?” “方才我听亲卫讲,说是大军越走越远,可兵力却越来越少,我还不信,不曾想…竟是廖化将军你授意的,廖化将军身为父帅主薄多年,难道就不知道,临阵众容将士逃遁,此为大罪么?” 关平的脸色冷凝,一双眉毛更是几乎竖起。 廖化没有立刻解释,而是抬起头遥遥望向天穹,这一刻,他不由得想起,就在他出征前…四公子关麟让他秘密去书房时的情景。 那时候,推开房门,关麟坐在主位上奋笔疾书,张星彩则一如既往的坐在一侧磨墨,这本是一副郎才女貌,天作之合的画面。 廖化的进门倒是显得有些唐突,他不敢打扰,就静静的等着关麟把字写完… “先坐——” 关麟没有抬头,却是招呼了一声,张星彩示意让廖化坐到桌案的另外一侧。 而随着廖化的走近,随着他坐下,他方才看清楚,关麟在写的不是文章、不是诗辞,甚至不是信笺,竟是一个个名字。 第一段是三个名字——夏侯惇、曹仁、程昱; 第二段是二十个名字——曹真、曹休、钟繇、华歆、王朗、陈群、桓阶、夏侯尚、张郃、张辽、徐晃、乐进、曹洪、夏侯渊、朱灵…… 看到“朱灵”的名字,廖化心里一咯噔,他嘀咕着,云旗公子写的这些都是曹魏的文武!而且是身份极其特殊,且显赫的… 可朱灵…明明已经投诚了呀,他怎么会与这些曹魏文武写在一起。 再往下看,第三段,只有一个名字——荀攸! 第四段,也只有一个名字——司马懿! 第五段,还是一个名字——郭嘉! 那么问题来了,这到底写的是什么? 终于,随着关麟奋笔疾书,把这二十六个名字写完,他方才展开竹简,用嘴吹了吹,像是要吹干上面的墨迹。 很明显,关麟对这二十六个名字,显得有些异乎寻常的郑重。 张星彩则轻声问:“这就是你方才提到的,未来曹操太庙中,会立下的二十六个文武?” 的确,关麟写的正是曹操太庙中二十六位文武大臣的名单。 第一批的“三人”是公元233年魏明帝曹叡决定的; 第二批共二十人,是公元243年曹爽等人决定的; 第三批一人,荀攸,是公元244年曹爽力排众议决定的; 第四批一人,司马懿,公元251年司马师决定的; 第五批一人,郭嘉,公元262年司马昭决定的。 抛开后面两批中的司马懿,因为是司马师定下的,故而带着巨大的水分。 可单论忠诚而言,无疑,第一批和第二批、第五批的这二十四人,还是很硬气的…若说他们会背叛曹魏,投靠蜀汉,至少都过不去关麟心里头那一关。 要知道,诸如荀彧、贾诩、于禁、许褚、曹纯这类的文武,都还没有资格进入这太庙之中。 由此可以进一步的确定,但凡有一点对大魏的“不忠”,立下再大的功勋也是枉然!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