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金树奖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。 在最终结果公布前,圈内的人就已经知道入围的作品奖项和个人奖项了。 只是大家还不知道最终获奖花落谁家。 这些消息会由金树奖评委会曝光出来。 只是大家不知道究竟谁得奖了。 评委会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给金树奖预热 网友们会因为入围名单而一直关注金树奖。 可这也给了一些公司和个人疏通关系的时间。 对于一些新人来说,电影能入围就已经是莫大的殊荣,他们不会再奢望得奖。 入围即是肯定。 可如果已经入围多次,或者入圈多年的演员和导演,肯定非常希望可以得奖。 他们背后的公司和资本就会想办法帮助他们。 如果这种情况的演员和导演很多,评委会也会做出平衡。 偶尔评委会会因为某些原因将天平向某个方向稍微倾斜一点。 当然也只能是稍微。 如果获奖的作品和个人,不足够优秀,肯定绘引起网友的强烈不满。 金树奖之所以会成为最有含金量的电影奖项。 如果是靠走关系让人拿拿奖,那也就不配最具含金量几个字了。 所以大多数时候,都是几个作品差不太多,选谁都行,评委们也是各抒己见,这个时候,可能会因为某些利弊权衡一下。 金树奖将每个奖项入围的电影和个人都发布到网上。 刚一发布,就引起全网关注。 各大媒体争相蹭热度。 这个时候就看谁更会写文章了。 带带节奏,网友觉得分析的有道理,可能会信以为真。 媒体得到热度,讨好了网友。 但是入围的电影本来就是很不错的电影,大家都去影院看过,心里也有自己的考量。 媒体有时候说的,大家也不一定认同。 “《当幸福来敲门》必得奖啊。” “秦小川的《古树》很好看啊。” “最佳男演员非杨梓斌莫属了。” “杨梓斌厉害了啊,他或许是这次金树奖最大赢家啊。” “我记得当初《美丽心灵》是剧本奖提前入围的,但一直没有上映啊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