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
随着计划不断推进,包首富又发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!尤其是将乌克兰放弃核武器,完全归咎于自废武功的确有些冤枉!
实际上,乌克兰独立后,根本无力养活如此众多的军队和军工企业。这些军工企业规模过于庞大,想要实现军转民,必须再投入大量的资金,经历漫长的转型过程。以那一千多枚核弹头为例,维护成本是乌克兰一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,一旦保管不善,核武器还有可能被倒卖到恐怖分子手中,对世界安全造成重大威胁。尽管这些核弹在乌克兰领土内,但是启动密码却掌握在俄罗斯手里;关键时刻又派不上用场,要这核弹有什么用!
另外,图-160轰炸机的翅膀每煽动一次,就要耗费近8万美元,这对于乌克兰来说是一个吸金无底洞。更要命的是,乌克兰政坛寡头林立,贪腐横行,政客们赚得盆满钵满,民众们却一贫如洗;留着这些打仗才会用到的东西,日子根本过不下去。
与此同时,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又在与日俱增,不断威逼利诱;让独联体国家放弃和销毁核武器。
当然所谓的发射密钥、以及坐标密码对于黑云集团的黑客来讲;想要破译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。核心是拿到武器装备,前提是说服克拉夫丘克!
当然想要让克拉夫丘克同意出手敏感武器装备,并没有那么容易;只能徐徐图之,对方没那么好骗!
包子轩笑着说道:“总统阁下,对于治理国家,您肯定比我要懂得多。但如何发展经济,在下倒是略知一二!”
“苏联之所以解体,同全力发展重工业、进而忽视轻工业和其他产业有着直接关系,不知道您十分认可!”
事实的确如此;苏联在建国初期,由于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的需要;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。
之所以如此,也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!
首先是国际环境逼迫;苏联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,经济基础非常薄弱,工业产品产量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。为了快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,苏联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。
毕竟重工业是前置科技,没有重工业,就没有现代制造业、农业机械、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,轻工业的发展也需要重工业提供的原材料和机械。
在二战期间;苏联的工业转型展现出了高效的应变能力,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显著提升;资源调配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,确保了军事生产能力。
然而,这种发展战略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。
苏联将大部分资源投入到重工业建设上,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,导致轻工业产品供应不足,民众生活受到影响。
计划经济体制在战时和大规模建设时期具有优势,但长期来看,这种经济手段缺乏活力,产品更新慢,缺乏竞争力。
人力资源不足,大部分人成为产业工人;没有足够的人手从事轻工业,导致轻工业部门压缩甚至放弃,轻工业品依赖进口!
第(1/3)页